一、原文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吨吨兮,如婴儿之未孩;儡儡兮,若无所归。眾人皆有餘,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吨吨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淡兮,其若海,望兮,若无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於人,而贵食母。
二、原文释义
应诺和呵斥,相距有多远?美好和丑恶,又相差多少?人们所畏惧的,不能不畏惧。这风气从远古以来就是如此,好像没有尽头的样子。众人都熙熙攘攘、兴高采烈,如同去参加盛大的宴席,如同春天里登台眺望美景。而我却独自淡泊宁静,无动于衷。混混沌沌啊,如同婴儿还不会发出嘻笑声。疲倦闲散,好像浪子还没有归宿。众人都有所剩余,而我却像什么也不足。我真是只有一颗愚人的心!众人光辉自炫,唯独我迷迷糊糊;众人都那么严厉苛刻,唯独我这样淳厚宽宏。恍惚,像大海汹涌;恍惚,像飘泊无处停留。世人都精明灵巧有本领,唯独我愚昧而笨拙。我唯独与人不同的,关键在于得到了“道”。
老子三、现代应用
唐寅《桃花庵歌》“世人笑我忒风颠,我咲世人看不穿。记得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
《华严经》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苏轼《赤壁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1、百态人生
本章老子描述芸芸众生的百态现象,阐述自己的立场,从反面说“百态现象”都不是道。其实,对于平凡人而言,我们可以追求“道”,但我们可得接受人生百态,人不是孤立地存在于世,你得有他人存在关联,这个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因为生存需要物质基础、需要精神食粮,它们的获取就是需要劳作、价值交换,就会与他人产生交集,产生关系。接受你所看到的、感受到的、理解的和不理解的,不管是否符合自己的认知,这是独立第一步。
2、左右逢源左右逢源,也许有人认为它是贬义词,两面三刀的同义词,但私以为它是中性词,一个能力的概括词。独立生存就需要你左右逢源,面对任何人都可以与之沟通交流,面对任何事都可处置得当、兼顾各方,面对自己精神世界时能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