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赤壁新闻
赤壁特产
赤壁天气
赤壁房产
赤壁旅游
赤壁招聘

用8遍阅读法搭配艾宾浩斯,我带7岁儿

白癜风挂号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原创忽的猫小花生网

《小古文篇》和“海淀“小红书即《中华古诗文诵读》是两套在社区里广为流传的古文启蒙学习书籍。可以说,搞定了这两本书,娃的小学初中阶段古诗文是不用发愁的。今天,花友

忽的猫为我们带来了她陪娃学习这两套书的经验心得,有理念有方法,非常详细,具体是哪些内容?感谢花友分享,一起来看!

花友

忽的猫发布于小花生写作计划

今天我想分享一波自家孩子的文言启蒙思路。真保姆级,从熟读成诵方法手把手教学,到选篇思路全奉送的那种……

先说说文言文启蒙时机。我家娃的中文听读积累比较多,能够熟练自主阅读,自主读书量应该有百本打底。

特意说这个,是因为前期的大量现代文的听读积累,能为后期接触文言文打下一定的基础,特别是音频输入(也就是听书听故事)。

要挑不那么口水,甚至略有“书面”的节目,一些文言语法(比如名词动用,宾语前置等)也会出现。孩子听多了,最开始接触文言就不会那么抵触。

读小古文篇

六遍阅读法理解、艾宾浩斯法复习

我们的学习方式是每日一篇,母子共读。

亲子轮流朗读学习新篇章

首先由家长读一遍。挑孩子可能理解不明确,特别是古今异义的字解释一下,然后轮流朗读:家长一遍孩子一遍,共6遍。

随后,一人一短句地交替朗读,共两遍。这里的短句不以句号为准,有逗号也算。第一遍家长起头,第二遍孩子起头。

孩子如果有地方出现磕巴,观察是字生僻还是意思难懂。我的理念是,文言文学习,背不是目的,需要理解为先。孩子有读起来不通顺的地方,一般都是不太理解的地方。

复习的环节和要点

基本按艾宾浩斯来,每天先复习旧的(最初几天孩子朗读即可,几天后如果能熟读成诵,就背诵一遍),后学新的。

已经会背的不再天天复习,十天半个月一起背一遍;实在没能熟读成诵的先放过去,后期复习时其他篇章背诵,而这类朗读即可。

复习中,可以有熟读不能成诵的,不可以有背到某处突然磕磕巴巴的。背不是目的,背是检测手段,不能流畅背过去,一般说明这句话没理解。要停下来,问一问这句话的意思,必要时重新解释一下。

小古文篇很简单,适合从现代文过渡到文言文用。读到后期,发现一些新篇章孩子可以自己读懂了,不再需要解释,那这本书基本就实现了目的。

如果感觉继续读下去,难度还是在低级别徘徊,就可以换书了,我是换了海淀小红书。愿意换小紫书,经典素读都可以,这几套的难度差不多,后期使用思路也没什么区别。

另外,越往后读就会发现一套书显然是不够的,文言文同样需要泛读。

阅读“海淀”小红书

按文章难度、循序渐进地学习

这套书按照地支分了十二集,诗文一共三百篇。先读古诗还是古文,看个人情况。我自己是直接略过古诗,直接读古文。原因如下:

当时孩子是一年级寒假,考虑到一二年级时间比较多,拿出来的成块时间多一些,可以先把孩子理解能力内的古文解决一部分。

诗歌先放着的原因,一是觉得后期时间如果紧,可以读诗歌,毕竟比起古文短太多。

二是我家孩子思维晚熟,对意境理解能力差一些,太早读诗他也体会不到其中滋味。所以不如选些简单的,他这类普娃能理解其中逻辑的古文先读一读。

第一轮选了三十篇,是在初利用寒假完成的。基本方法和小古文一样(亲子共读六遍、艾宾浩斯法复习),只不过遇到长文会拆开,分段落读一下。依然要求理解性熟读成诵,理解不好的段落需要再次解释。

第一轮选文原则

口语优先,书面语靠后;

逻辑清楚的优先,哲理太深奥的靠后;

和孩子最近读过看过讨论过的话题有关的优先,文章背景距离孩子认知太远的靠后;

入世倾向的优先,出世避世体现文人雅趣的靠后。

第一轮选文篇章会在下面详细列一下,也附带了选择原因,给大家参考(要不怎么说是保姆级呢……)

30篇文章选择和理由

先背朝代歌,让娃知道文史不分家

这篇非古文。开篇背朝代歌,是为了叫孩子知道文史不分家。再好的文章,总要建立在其所初的时代去理解。

另外背这篇还能让娃对历史有个大概感知,将背诵的古文能对应到对应的朝代上,不至于像一盘散沙。

8篇浅显易懂的文章

论语八则(寅)

孟子-得道多助

荀子-劝学

陋室铭

论语六则(子)

孟子-鱼我所欲也

孙子-凡用兵之法

孙子-故知胜有五

以上几篇要么是语录体,要么是武人写的书,都比较浅显,孩子容易读懂,所以放在前面。

孙子几篇也可以不这么早读,文章本身不算是最经典的,我放在这么前面是因为孩子知道孙武,也喜欢打仗题材,帮助他提高兴趣的。

2篇三国主题的诗歌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念奴娇.赤壁怀古

虽然说好了不选诗歌,但因为这段时间孩子在看三国,所以特意选了三国相关的几篇。除了这两首以外,还有后面的曹植,曹操等,遇到了熟悉的名字或者题材,孩子会比较兴奋,理解也比较好。

前面的原则都不需要太死板,根据自家孩子情况灵活处理才是最重要的。

韩愈古文,培养孩子文字审美

第12篇选了韩愈的《马说》。

这篇文章不长,道理却说的明白,内容逻辑性强。韩愈的古文,本身的特色就是气韵足结构强,但是不玩弄辞藻,很适合给孩子打一个好的文字审美底子。除了这篇,后面还选了韩愈的师说。

10篇低难度小短篇文章

明日歌

论语五章(卯)

师说

论语四则(丑)

吕氏春秋-石可破也

孟子-天时不如地利

黔之驴

七步诗-煮豆持作羹

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欧阳修-卖油翁

以上10篇仍旧选择的是小短篇寓言,语录体,小故事等,阅读难度都不高。

选司马光的文章,教育孩子不浪费

司马光的《训俭示康》相对于之前一些篇目,其实有些难,也更长一些。

但孩子并不是完全读不懂,本来不想这么早选它的,只是因为当时发现孩子在生活中有点浪费不知珍惜东西的倾向,所以特意拿出来教育他一下。

其他8篇选择

曹操-观沧海

论语三章(辰)

承天寺夜游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为学一首示子侄

六国论-苏洵

木兰辞

谏逐客书-李斯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这一篇是因为(那天太晚了,没时间读长文,随便挑一首凑数的...)

为学一首示子侄这篇一看题目就知道是劝孩子好好学习,我冲着题材选的。这篇本身的价值观也非常对,再聪明的人不学也没有用,但愚笨的人持续学习也一定会变好。(适合激励孩子不断努力,毕竟牛娃太多了……)

当时娃刚刚把历史看到秦末汉初,对战国七雄逐鹿中原的历史还比较熟悉,没事就拉着我给我讲一讲,所以果断选择了六国论这一篇。

这篇看起来很长,语言也不那么通俗,里面的史实叙述很复杂,把七国胜败原因都说了一遍——但正因为史实纷繁,恰好对应着七雄落败的原因,里面提到的将军、文人孩子都谙熟,原本的难点反而帮助了理解。

后面选李斯那篇谏逐客书也是同样原因,孩子刚刚读完的新鲜历史,再读对应的古文,理解起来非常轻松。所以我才说,一定要配合历史学古文,事半功倍,效果极佳。

30篇都熟读成诵,用了两个月,正好暑假过去了,我也就暂停了,开始推进英文阅读。

最近孩子英文终于入章,这才准备开始第二轮的文言文阅读,初步想法是这一轮再读30-50篇。

来说说我们持续推进古文诵读的思路

我一直坚持,读古文必须建立在理解力不断提升的前提下,具体有两点:

孩子的现代文阅读能力要越来越深厚,才能支撑你古文的语言理解;

孩子对于中国历史必须要有越来越成体系的了解,才能支撑你的认知和背景理解。

随着孩子理解力加深,对历史了解多一些,能看懂能理解的古文自然也会多一些,这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所以不赶进度,让进度等一等他的认知,每学期读一轮,每次1-2个月,读30-50篇就停下来。

小红书里面如果暂时选不出来了,就看看别的。反正也不用一套书吊死……一切以理解性诵读为原则。理解是第一位的。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感谢阅读~

原标题:《用“8遍阅读法”搭配艾宾浩斯,我带7岁儿子读透小古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bizx.com/cbtq/124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