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品臻老师这幅作品,是赤壁赋一个小片段。笔墨运用的非常好,看似简单的几笔勾勒出老叟,实则越简单的反而越难。笔墨酣畅,使得整个画面非常有意境。老叟的神太也妙,惟妙惟肖,生动而形象,更加放映人物特点。以画入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这是赤壁赋精彩片段此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此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全赋在布局与结构安排中映现了其独特的艺术构思,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在中国文学上有着很高的文学地位,并对之后的赋、散文、诗产生了重大影响。
黄品臻老师创作了一系列赤壁赋作品,作品极具怀古情怀,一系列大画,把赤壁的景色全部展现出来,以及人物神态,谈笑风生也是具体形象。但是此情景并非以前的情景,只能从史书记载以及现代景观写生进行描绘。
黄品臻,一九六二年生。八十年代求学西安美院。因缘殊胜,皈依于七世珠康活佛座下,赐名江百嘉措。二十多年来以佛教文化为宗旨,致力於中国水墨、彩墨的探索与实践。独到的画境引起美术界及诸方同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