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枯石烂
曾是古人关于时间最久远的想象
人们将名家墨迹刻于石上
做成范本供人临习、欣赏
亦希望其传之后世、延续文明
一块块石刻,样貌深沉,阐幽发微
一条条碑廊,雕梁画栋,深藏锦绣
它们携带着文明的基因和密码
永远值得我们驻足凝神
俯下身去体会其中的翰墨情怀
文瀛公园南湖西岸
有一条刻录名家墨宝的碑廊
碑廊共计间,米长
镶嵌《崇德庐帖》
《蒙学千字铭》两组石刻
集观赏、珍存、教育为一体
由公园西门进入碑廊入口处
便是由当代著名书法家赵望进书丹
著名雕刻家安荣杰
镌刻的《蒙学千字铭》
《蒙学千字铭》正碑26块
文采斐然,刻工精细
内容以爱国主义、道德文化为主
教育意义极为浓厚
沿廊徐行十余步
前方鸟鸣渐近渐喧
《崇德庐帖》随之映入眼帘
此帖由清末阳曲鉴藏家李希刻制
本有一百余块
后遇战乱,或损坏、或流失
太原解放后,李希的玄孙李玉成
将仅存的30块帖刻捐给政府
如今犹有钟繇、赵孟、傅山等17家法书
书体多样,各臻极致
太原市人民公园(即文瀛公园)修建曲廊时
将30块《崇德庐帖》石刻嵌列于壁
随之一起嵌入长廊的
还有叙述刻石原委的柯璜《帖刻序》2块
及康熙皇帝御笔行书诗帖7块
幸存下来的《崇德庐帖》石刻
布满了岁月的斑驳
玻璃罩下的每一道痕迹
似乎都在诉说文明传承的不易
纯阳宫的碑廊尤为与众不同
这条长达60米的二十楹碑廊
藏品从汉魏时期一直延续至明清
时代序列完整,石刻种类丰富
图丨纯阳宫碑廊
有的是佛教雕像,有的是碑刻造像
还有民间记事碑
如记录古人生平事迹的墓志铭
讲述介子推妹妹事迹的《妒神碑》
傅山写给其友人的传记……
图丨北朝·千幢佛
图丨东魏·李僧四面造像碑
图丨北周·昙响等七百人造像碑
图丨北周·释迦立像
图丨道贤等四面立像
图丨陈欢荣四面造像碑
走进永祚寺宝贤堂
古色古香的展厅内陈列有两套晋阳名帖——
《宝贤堂集古法帖》和《古宝贤堂法帖》
这两套书林瑰宝堪称石刻版的中国书法史
游客至此,莫不潜心品鉴
最里面的展厅,陈列有苏东坡醉笔所书
《念奴娇·赤壁怀古》石刻3块
此为苏轼原迹的摹勒本
全篇笔势奇伟,淋漓尽致
与词之豪放雄健,相得益彰
图丨姚奠中《永祚双塔四百周年记》
出了宝贤堂,抬首可见双塔巍峨
披着一身墨意,向北徐行百余步
大雄宝殿外的石碑上
乃是两位现代书法名家的墨迹
姚奠中“永祚双塔四百周年记”
和张颔“牡丹赞”书丹刻石
皆是名家名作,为寺增辉
图丨《念奴娇·赤壁怀古》
图丨张颔《牡丹赞》
走进碑廊,循着立柱
神思游历碑刻与造像之上
在体态的微妙变换间
体会古人的智慧与情感
重塑对历史的深情与敬意
来源:迎泽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