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黄柱通讯员龚小平李攀龙
掌上咸宁报道
“玉带缠腰北干渠,桂花飘香紫薇村。居家男女齐上阵,人声鼎沸汽笛鸣。共同缔造三奇堂,美好环境留子孙。”近日,赤壁市中伙铺镇罗县村村民用自编的顺口溜刷爆了朋友圈,表达了对共同缔造新生活的参与热情。
原来,自8月底以来,罗县村将寓庄洪家作为“共同缔造”试点,党支部与村民统一思想、齐心协力,在“乡贤效应”的影响下,不仅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建设成果,也聚拢了人心。
要说这“乡贤效应”,就不得不提一个人,他叫洪光班,今年69岁,中共党员,原为中伙铺镇李家港小学校长,去年10月份当选为罗县村13组组长。因崇高威望,他被村民亲切地称为“老校长”。今年8月底,因孙子读幼儿园,他和老伴远赴广东佛山照看孙子。
“尽管我也很想带孙子,但一接到洪书记的电话,我还是迅速做了决定。”9月14日,洪光班接到罗县村支部书记洪奇林电话,了解“共同缔造”试点有关情况,便迅速辞别了孙子,订了当晚的火车票抵达赤壁。
刚返乡,洪光班就主动投入到“共同缔造”活动中,一方面一家家入户宣传鼓励大家积极参与进来,一方面主动做好“共同缔造”专班的得力助手,并配合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引导村民从政府“端菜”到自己“点菜”的意识之变。
洪杰苑是13组村民,长期在外地,厨房矗立在村道旁,年久失修成了危房,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与通行安全。
一开始,洪杰苑出于各种考虑拒绝拆除厨房。于是,洪光班一方面时常电话问候,以“老校长”的身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另一方面利用晚上散步时间,说动深明大义的84岁村民洪文班主动出让一部分宅基地,让洪杰苑贴近主房修建厨房。经过多次沟通,洪杰苑答应拆除厨房,并让村里对原厨房用地进行硬化,既解决了危房问题,也改善了村容村貌。
像洪杰苑这样涉及村民个人利益的矛盾纠纷还有五起,洪光班都利用自己“老校长”的威望与为民服务的诚心,就事论理,逐个化解。
因为建设活动涉及不少人、钱、物,稍有不慎,就容易引起村民误解。洪光班自己随身携带着小本子,“今天要做什么事,明天要做什么事”都记在本子上:北干渠清杂草谁家投了几个工,村头小景点拉了几车土,账目也记得清清楚楚。并通过村组公开、廉洁、透明。
几个月下来,因为一个人在家,清锅冷灶,为了节约时间,更好推进工作,洪光班一忙起来就用方便面充当午饭、晚饭,本来就削瘦的身体愈发瘦了。
“在老校长的感召下,村民积极参加‘共同缔造’活动,许多在外村民秉持一颗热心,放弃高薪工酬,自愿降低工价甚至不要工酬参与到北干渠堤坝整修、村口小景等工程中。更难能可贵的是,工程缺少材料,村民都自发在自家寻找石材等材料,慷慨拿出来支援试点工作。”据洪奇林介绍,通过“乡贤效应”,全村人心齐了,干群“同坐一条凳”,形成了“要我干”变“我要干”的可喜局面。
如今,走进这个仅有55户人家的寓庄洪家,房前屋后大变样,一幅幅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责编:张敏
编审:向东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