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吴姓溯源《史记》载吴太伯第一世家。 古公亶父(后追尊为周太王)有三子,长子太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季历贤,有圣子昌(即文王),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奔荆蛮,断发纹身建勾吴,是为吴太伯。 太伯无子,仲雍立。 武王伐殷,求太伯、仲雍后,周章君吴。其弟虞仲封于周之北故夏墟,是为虞仲(虞即吴也),后十二世,晋灭虞仲,而蛮夷之吴兴。 吴少微,勾吴季札之第61世孙,一个谦虚的名字,吴者无也,少者不多也,微者不大也。 B神奇的休宁 休宁建县距今已经多年。 东汉建安十三年(年),孙权将原属歙县西乡的地域独立管辖,设置休阳县。至隋开皇年间隋文帝杨坚更名休宁县,含“吉庆平宁”之意,延续至今。 此地林木葱茏,山水肥美,为徽属六邑人杰地灵之所。 新安江的江水发源地休宁六谷尖,绵延流淌直到杭州,灌溉哺育了徽杭二州的秀美风光、人文渊薮。 其山之佼佼者当属道家四大名山之一,“一石插天,直入云霄”的齐云山,有诗赞曰“休宁山色横江水,回首依依勒马看”,被乾隆皇帝誉为“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历代文人墨客、显官巨贾纷至沓来,李白、朱熹、唐寅、海瑞、徐霞客、郁达夫等都曾为齐云山泼墨挥毫。 休宁第一特产:状元,推荐指数五颗星哦。 自唐至清,高中19名,被誉为中国第一状元县。 买不到,你可以到状元博物馆许个愿,或者到齐云山道观磕个头,明年高考全国第一,记得来还愿哦。 休宁第二特产:豆制品,推荐指数五颗星。 豆腐由安徽人发明,在徽州发扬光大。 五城茶干是中国四大豆腐干之首,明太祖朱元璋也是一个十足的吃货,曾为其写诗曰:五城豆腐干,味鲜独擅长。每日三五片,君不思长安。 毛豆腐是休宁又一豆腐制品特殊风味,极具地域特色,曾荣登舌尖上的中国榜单。 休宁第三特产:菊花,推荐指数五颗星。 竹菊梅兰在中国被称为四君子,深得文人墨客达官显贵的喜爱,据不完全统计,当今世界,菊花栽培已达个品种以上,并不是所有的品种都能被制成花茶饮用的。 菊花中含大量菊甙、挥发油、黄酮类和维生素。食用和药用菊,性微寒,味甘苦,能疏风除热、降火解毒、清肝明目,有较显著的降血压功用。 我省的滁菊、黄山贡菊、亳菊都是著名的药菊,与浙江的杭白菊合称中国四大名菊。 休宁特产贡菊和黄菊,色香味形俱佳,兼具药用和茶用,最适合头昏、目赤肿痛、嗓子疼、肝火旺及血压高的人饮用。 休宁第四特产:万安罗盘。推荐指数四点五颗星。 传统地学仪器,堪舆必备,曾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基本上你买回去,也就是给家里多个摆设。 C文学与做官 在中国古代读书,是为了做官;在中国古代做官,写文章是官的事,不是秘书的事;在中国古代,多少好文章流芳百世。 屈原放逐而赋《离骚》。 司马相如之风雅,作子虚上林大人赋。 扬雄白首书写《太玄经》。 左思风力,著《三都赋》,而洛阳纸贵。 曹氏父子,建安风骨且建功而立业。 李密以祖母病笃不入仕,上《陈情表》。 诸葛孔明为报知遇之恩,前后出师,鞠躬而尽瘁。 谢灵运足蹬谢公屐游历山水。 陶渊明作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 江淹写尽别情恨意。 刘禹锡作《陋室铭》。 李白杜甫白居易,诗酒盛唐美名扬。 唐宋八大家文以载道。 张继夜泊枫桥,钟声悠悠千载。 张若虚一曲春江花月夜摘得唐诗之冠。 李商隐撰无题诗,杜牧开《阿房宫赋》。 范仲淹忧国忧民拟《岳阳楼记》。 王安石《泊船瓜洲》,吟咏“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醉翁亭记》欧阳修,苏东坡游《赤壁赋》。 岳飞跃马满江红,陆游卧听风吹雨。 辛弃疾“色笑如花,肝肠如火”。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马致远秋思浅唱低吟。 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尚有戚继光俞大猷,打仗不忘写诗。 吴伟业能做圆圆曲,龚自珍咏史自风流。 古代做官不影响写文章。 古代中国,为官亦为文,弃官就可以去北大历史系讲历史,也可以到中文系做系主任。 中国古代,官员基本上通今博古;现代中国,当官只要你学过经济管理,表格画得好就可以入仕,经济管理得好,能当大官---如果你还附庸风雅懂点文史,你想当什么,告诉我就好,我给你发委任状,即日走马上任。 D两个第一 休宁人吴少微,字仲材,号遂谷。生于唐高宗龙朔三年(年)癸亥八月十三日,卒于明皇天宝八年(年),与夫人朱氏合葬休宁石叶山(后改名凤凰山)。 武则天唐长安元年(年)辛丑进士,在当时的北都晋阳为官,授晋阳尉,基本上行晋阳市公安局长兼城管大队大队长之职。 很明显,他就是一位一边抓强盗,一边不忘掏出笔墨纸砚,铺开,写月黑风高夜的高手。---所以后世称他为文学家。 他与同时在晋阳为官的陕西人富嘉谟结为至交,相与唱和,深受当时的并州长史张仁亶赏识,在古代,当官不会吟诗作对是很丢脸的事。 其时,有魏郡(今河北大名县)人谷倚任太原主簿,三人“皆以文词著名”,人称“北京三杰”。 初唐之际,文坛因受六朝骈文影响,“文人撰碑颁,皆宗徐(徐陵)、庾(庾信),气调渐劣。嘉谟与少微,属词皆以经典为本,时人钦慕之,文体一变,称为‘富吴体’。” 吴少微富嘉谟开创了唐初古文运动最早的新式散文文体。 吴少微后累官至左台监察御史。 吴少微的第一个第一: 他是有史可查的安徽第一个进士,实际上他所在的那个年代还没有安徽这个地名,所以他是正式的徽州第一个进士;实际上他所在的那个年代还没有徽州这个地名,所以他是正式的歙州第一进士;实际上他所在的那个年代,歙州有时叫歙州,有时又叫回新安,所以他只能肯定是正式的休宁的第一个进士。 吴少微的第二个第一: 他生有三子,长子吴隆术、次子吴巩、幼子吴筠。吴隆术之后迁湖北黄梅,吴筠后裔迁居四川,吴巩世居休宁,后裔子孙繁衍生息,再播迁至新安各处,后世奉吴少微为始祖,以左台监察御史官职为名,世称左台吴氏。 吴少微是左台吴一世祖,这个第一,只有他们老吴家用得上,知道自己远祖是谁,其实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列子列孙,百代尝蒸哦。 E硕果仅存的富吴体 初唐时期,“天下文章尚徐、庾,俘俚不竞”。武则天时,陈子昂提出文学复古的主张。但局限于诗歌,且仅仅停留在理论方面,在创作实践上并未摆脱六朝文风的羁绊。 和陈子昂几乎同时的富嘉谟、吴少微,一反六朝骈文“纤靡淫丽”的陈腐习气,独树一帜,创立了“雅厚雄迈”的新式散文文体,“以经典为本”进行创作,其文章“人争慕之”,天下传颂,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如果说陈子昂是唐代文学复古的最早提倡者,那么,富嘉谟、吴少微则是唐代文学复古的最早实践者,对盛唐、中唐散文家影响颇深。 据《旧唐书·文苑传》记载,“富吴体”的代表作是富嘉谟的《双龙泉颂》、《千(虫蜀)谷颂》和吴少微的《唐北京崇福寺铜钟铭并序》。 三篇文章,“词最高雅、作者推重”。惜富嘉谟的两篇文章今已佚失,今仅存吴少微一篇,阿弥陀佛,还好还好,不然吴富体就成了屠龙术了。 《唐北京崇福寺铜钟铭并序》是吴少微为崇福寺铜钟撰写的铭文。文章继承了先秦、西汉散文的写作特色,文字上简淡清新、朴质幽雅,毫无雕琢和浮华;句式上一反当时的四六文固定格式,用灵活多变的两字句、三字句、五字句,读起来节奏明快,起伏跌宕,语气上浑厚雄迈,气势不凡,显示了吴少微出众的才华和“富吴体”独特的风格。 世间仅存的一篇吴富体作品,如同稀世珍宝,如有愿致力于复古者,请自行网络查询,识你成功。
徽州的祠堂,神秘而又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