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先生曾言:“中国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此话一点不假,唐人尚武,宋人尚文,宋代对文化艺术的极致追求,使得当时的天下人,上至天子下至庶民,人人皆爱言文艺。
在这样浓厚的社会文化的熏陶之下,催生了许多空前绝后的大艺术家,画《清明上河图》的张择端,画《千里江山图》的王希孟,写《念奴娇·赤壁怀古》苏东坡,此间名人不胜枚举。
诗歌,绘画领域都有高手,书法方面自然也是不落下风,甚至可以用群星闪耀来形容,就在如此激烈的名家竞争中,还是有人脱颖而出,一骑绝尘,他就是艺术史上的千古一帝宋徽宗赵佶。
宋徽宗这个人做皇帝有多失败,做艺术家就有多成功,年仅18岁时宋徽宗就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书体“瘦金体”。
瘦金体脱胎于唐代的“二薛”薛稷、薛耀两兄弟,笔画修俊,笔锋外露,凌厉刚劲,特点鲜明,即使不懂书法的人,只要见过一次也会终身难忘。
靖康之耻以前,宋徽宗生活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富贵闲人,不理国事的宋徽宗,将大把的时间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艺术领域。
并且借助自己身份上的便利,宋徽宗在创作时所用的笔墨纸砚,绫罗绢麻,都是代表着当时社会,手工艺领域最高水平的产品,这些良好的材料,也间接将宋徽宗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更高的层次。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绘画,书法作品,流传下来的也不在少数,在众多的书法作品中,宋徽宗40岁时所写的这篇《秾芳诗帖》代表着他“瘦金体”书法的巅峰水准,堪称神作。
这个时期宋徽宗的“瘦金体”已经升级成了更加成熟,独具匠心的“天骨鹤体”。
做了二十年君王,相比起23岁写瘦金《千字文》时的初登皇位,青年意气,40岁的宋徽宗在写这篇《秾芳诗帖》时更多的是一种君王的气势威严与行止随心。
同时《秾芳诗帖》还是宋徽宗唯一存世的大字作品,每字大小都十四公分左右,全篇共计40个字,凡2行,每行20个字。
点画生动,结体潇洒,笔致劲键,笔墨趣味浓厚,陈邦彦曾跋赵佶瘦金书《秾芳诗帖》,“宣和书画,超轶千古。此卷以画法作书,脱去笔墨畦径,行间如幽兰丛竹,泠泠作风雨声,真神品也。”亦书亦画,韵致更高。
字形方面,无论是早期的“瘦金体”还是升华后的“鹤体”,都是瘦硬刚骨的,这与魏晋隋唐时期的书法,尤其是与右军一派所崇尚的中和之气大相径庭,堪称中国书法史上最为独特的一笔,网友更是对这幅字帖大为夸赞:写得真是好!。
这幅大字作品非常适合初学楷书的朋友,领悟笔画的走势和字体构成的基本结构。
而今,我们将藏于台北故宫的这件宋徽宗的“瘦金体”书法《秾芳诗帖》原作进行了超高清的博物馆级别的扫描1:1扫描复原,还原出跟原作毫无二致的作品,字字细腻与真迹无二,以供大家学习、临摹。
宋徽宗赵佶《秾芳诗帖》高清微喷宣纸艺术楷书法毛笔字帖手裱临摹淘宝¥48¥96购买